随着申请美国留学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竞争是愈发激烈了,与国内大学的录取标准不同,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标准要更加灵活而全面,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能去美国顶尖的名校学习,那美国名校的招生标准是怎样的呢?《纽约时报》曾发文章深度解析剖析美国大学录取的精英标准,下面小满留学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
《纽约时报》曾发过一篇文章《美国大学录取的精英标准》(What Colleges Want in An Applicant),这篇文章阐述的美国大学录取标准相关问题非常值得参考。这篇报道的作者是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的高级撰稿人,而《高等教育纪事报》是美国学术界主要的新闻报刊,主要报道美国各大学院和大学的相关内容。这篇文章的作者埃里克·胡佛在教育领域有着非常深入和权威的见解,这篇文章是胡佛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之后,对美国大学尤其是美国名校的录取标准进行的分析和总结,最终呈现出美国顶级大学的录取标准和对精英的定义。
如何看待美国大学招生的硬件要求?
文中写到,不管你喜不喜欢,招生从来都不是公平的。美国大学整个招生过程更像是一个疯狂的大杂烩,各种因素交杂在一起,决定了申请者是否能够被录取。但有些要求是底线,从来没有改变过。例如,位于Trinity College三一学院的副校长曾表示“我们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在录取过程中我们有自己的底线,你要知道,我们是一所学校,但同样也是一个企业。”,我们理解的佩雷兹指的底线,就是成绩和钱。
从成绩方面来讲,美国大学的录取过程中最重要的仍是申请人的硬件标化成绩,如GPA、SAT或ACT成绩等。美国顶级大学更加看重这方面,因为他们需要维护名声,保证毕业学生的质量,录取学生时学习能力是最重要标准,在时间和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之下,用这些标化成绩分数作为衡量标准仍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影响成绩的因素越来越多,美国大学评估学生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比如有些高中给分比较儿戏,或不同高中给分标准不同,再比如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从小得到的教育资源多,当然就更有可能考出好的成绩等等。这就要求美国大学的招生官在评估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其他因素都考虑进去,尽可能的找出那些也许不是来自于富裕家庭,因为学校资源有限,成绩并非十分突出,但是非常有潜力的学生。美国大学要找的不仅是拥有漂亮成绩单的学生,还是在未来更有可能成功的人。
在钱的方面,实际上很多美国大学时在申请过程中,经济状况是会影响录取结果。美国全国大学招生咨询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大约有一半的院校表示,申请人的经济状况会对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如果申请美国大学时,在材料中体现出良好的经济状况,会是一个有利因素。这一点也符合我们之前的温馨提示,在申请美国大学时,如非必要,不建议在网申过程中选择申请奖学金或助学金,这是有可能影响录取结果的。
除了以上两点,影响录取的其他录取因素还有地理多样性,地理多样性能体现学校的实力和受欢迎程度。除此之外,美国大学可能还需要特定数量的体育特长生,比如橄榄球特长生、冰球特长生,美国全民对竞技体育的热爱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指标信号(Predictor)
美国大学录取学生时并非全凭感觉,很多大学都有成功指标的清单来预测学生入学后是否能成功。稳重的“成功指标”英文就是predictor of success。胡佛在文章当中还写道,美国大学认为那些有出色的学习能力,同时还具备鲜明的正向性格特质,敢于与别人不一样的人,更容易成功。一些美国大学甚至非常明确地列出学生需要在申请材料中体现的成功指标Predictor of success。如美国三一学院在招生的过程中就有一个成功指标清单,这个清单包含各项特质,如说好奇心、同理心、领导力、情商、学习热情、批判性思维、乐于接受改变、坚持和克服障碍的能力等。学校在审查学生的申请材料时,招生官如果认为学生满足某一项的标准,就需要在学生的材料中指出具体对应的地方。有的学校甚至直接在招生流程中加入了现场选拔,就像我们现在找工作的群面一样,近距离观察学生。不过无论是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能力,还是群体面试,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美国名牌大学受名声所累,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申请,群面这种方式没有办法普及,他们需要找出更具普适性的评估方法。小满留学专家建议同学们,如果申请美国名校,少写假大空的漂亮话,例如“我很有领导力”,而是要拿具体的事例来支撑,通过各个事例凸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闪光点。
制造者(Maker)
文中胡佛指出美国顶尖大学希望招收的学生是difference maker,也就是差异制造者,体现出你和别人不一样。前段时间美国超过一百所的著名大学都加入了一个叫做“入学、可负担和成功联盟”(The Coalition for Access, Affordability and Success)的联盟,这个联盟建立了一个“虚拟大学储物柜”的应用平台,也就是CAAS网申平台,学生们可以往这个平台中上传视频、图片等材料用作申请。如今,耶鲁大学等多所美国名校已经允许学生通过这个应用来提交申请材料。文章中一个例子讲到,一位来自伊利诺伊州的高三学生,他在申请的时候提交了一段短视频,内容是他参加童子军的一个项目,负责监督建造一个纪念退伍老兵的纪念碑。实际上这个纪念碑的规模非常小,其实就是在空地上竖起一个旗杆。整个视频四分钟左右,制作也比较粗糙,但就是这么一段视频,打动了耶鲁大学的招生委员会。耶鲁大学的招生官说,他们从中看到了这个孩子如何发挥自己的领导力,这是很难从推荐信上看出来的。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学生成功地被录取,很大程度上是有这段视频决定的。对比中国的学生,在中国谈到特长,都是诸如钢琴十级、小提琴十级,过度追求最高等级或水平,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一些学生对自己要求过于苛刻,这种苛刻带来的是对自身的不自信,不做到极致的好,就认为是不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展现出来才最重要。正如文章里所说,招生过程是一个疯狂的大杂烩,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但关于才能,没有绝对的定义。还有一些学生为了让自己的申请材料更加好看,参加非洲慈善,哪怕只是去了短短几天。其实美国大学招生官对这些短暂的、刻意的行为,都是抱有怀疑态度的,他们更加关注的是你是不是真的在坚持做好事,哪怕你只是每周都坚持去做社区服务这样的经历都比跑到非洲去做几天慈善令人印象深刻有利于申请。因此对于软件背景,除了在平时尽可能利用各种资源提升自己,同学们也要放平心态,既不被同龄人的优秀打击到信心,也不要为了增加经历而去做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
以上就是对《纽约时报》曾发表的对于美国大学录取的精英标准的解读,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申请美国名校的相关信息,欢迎点击咨询小满留学专家。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