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大学于1764年建校时名为罗德岛学院,当时的学院只是一个只收男生的浸会学校,后来因财政困难而停办多年。184年,学院接受布朗大学的捐赠重建,并改名叫布朗大学,之后与彭布罗克女子学院合并,发展成了如今男女同校的布朗大学。
美丽的普罗维登斯的市区,距离波士顿约4英里,一个小时的车程,距离纽约三个半小时的车程。在219年U.SNews全美综合性大学排名中,布朗排第14名。不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非学术方面,布朗大学特别强调和崇尚自由, 它鼓励学生开拓思维,自主选课,在7多门专业方向中选择几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严谨的跨学科研究。
布朗大学不求大,只求精,名教授为本科生小班授课,倾向保持较小的学生群体,在校本科生在6人左右,研究生在17人左右,就录取率而言,其竞争门槛仅次于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哥伦比亚及斯坦福大学。
布朗大学的学生因其优秀的成绩、创造力、自我规划能力、领导力和综合能力而广受社会认可。其知名校友除了艾玛·沃森特,还有肯尼迪总统的儿子小约翰·肯尼迪,卡特总统的女儿艾美·卡特,哥伦比亚现任总统的女儿桑托斯, 洛克菲勒家族第二代掌门人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IBM的开拓者小托马斯·沃森,首位女性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CNN创办人特德·特纳,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前校长杨卫。
布朗大学的校训是“我们信仰上帝”,它想表达的意思是:像信奉上帝般信奉真理。这个校训始终引领着布朗大学的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已经渗透在布朗大学的各个方面。布朗大学的绰号“棕熊”来自于它的吉祥物。布鲁诺的棕熊,寓意看似无拘无束,但所能爆发出来的能力惊人,婉约和野性并存,通过这个吉祥物布朗自由而洒脱的气质可见一斑。
接下来我们一起细细了解一下布朗大学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1、学风最自由,没有之一:
布朗大学最出名的地方在于其自由的本科生“开放式课程”the open curriculum。“开放式教学”是于1979年获得布朗大学全体师生的投票通过而设立的,但自由式课程的理念在布朗大学历史上源远流长。自18世纪起,布朗大学在常春藤大学中一直引领大学教育的革命。早在185年,当时布朗大学的校长威兰先生就说:“大学的课程,只要在可实现可操作的条件下,每个学生都应该能学习他想上的课程,所有他想上的课程,任何只要是他想上的课程。”看来布朗的自由学风也是有历史渊源的。
布朗大学的所有课程都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布朗大学要求学生四年修满32门课,通常学生自己的专业课程只占不到一半,其余的都留给他们凭着自身的兴趣和好奇心去探索。学生是自己课程的设计师,本科生入学后在前两年并没有必修课,只需根据兴趣自由发展,在7多门涵盖不同研究领域的专业方向进行跨学科研究, 如果在布朗大学找不到自己心仪的课程甚至可以跨校选课,这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布朗大学不会有人告诉你该上什么课,该怎么做。学生只需要在毕业前至少3门课中拿到高于C的成绩,并且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就可以毕业。当然,学校让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并不是一种放纵,而是在有意识地培养每个学生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尽快获得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能力。这种开放式课程非但没有减少学生压力,反倒是加重了。因为在尝试同时涉足不同的新领域时,学生要把自己置身于一片未知世界前。探索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及各种学科的交叉点,不仅仅是个发现新世界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自我内在潜能的过程。战胜在学术上挑战的同时,自己也要能够战胜在挑战未知时遇到的困惑、不知所措、懒惰及挫败的心理。这个过程能给学生带来很深刻的成长,以及领导力的培养。在“开放式课程”下学生们靠自己打理学习,因此布朗的学生总是有些早熟的气质。
那么问题来了,布朗大学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成熟的!在布朗,学生要学会像成人一样,以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其他各个领域的课程。所以布朗在挑选本科生时,非常看重一个申请者的上进心和个人成熟度。布朗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喜欢自由,自律而成熟,毕业不着急找高大上工作,希望在本科期间全面学习均衡发展的学生。
2、藤校中的“文理学院”
布朗是藤校中的一个奇特的存在,是长春藤大学中唯一施行“Liberal Arts”教育体制的学校,就是所谓的“文理”大学。但布朗大学同时又是一所科研及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的综合性大学,其应用数学、心理学、英语文学、历史学及生物学科的排名等均位于世界前列。对于本科生来说是种很难得的教育环境:既能享受“文理”大学的强调学生个体的亲密教学环境,同时又能享受大学学府广泛的资源。与其他将侧重点放在科研及职业教育的常春藤盟校相比,布朗大学的这种平衡是十分少见的。
3、注重本科教育
布朗的师生比为1:8,并且所有教师都会为本科生开课。本科生是小班授课,因为69%的本科班级中人数不超过2个人,这就意味着学生会有很多和顶级教授面对面接